top of page

催眠與冥想有何不同?

  • Kelvin Lui
  • 2月7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當你經歷了一週的勞累和忙碌,終於可以安靜地坐在房間裡,合上雙眼,很想讓自己放鬆下來,你聽過兩個方法可以幫助你:


冥想和催眠。


雖然它們看起來都有助身心放鬆,但其實各自的作用和方式有些不同,此時你應該如何選擇?


什麼是冥想?


冥想是一種自發的內在探索。它鼓勵你專注於當下,通常通過專注呼吸或心念,來培養一種「無為」的狀態。


冥想的目標是進入一個開放、清晰的心境,不刻意控制什麼,只是讓思緒自然流動。


這是一種高度自主的過程,你是主導者,透過持續練習來增加自我覺察和放鬆感。


催眠有什麼不同?


催眠則不一樣。催眠是更具引導性和結構性的過程,通常由催眠師引導你進入深層放鬆狀態, 然後使用暗示或特定的語言,來幫助你改變某種行為或解決某個問題。


催眠並不是像電影裡的那種失去意識的狀態,而是一種高度專注、對暗示敏感的心境。


催眠的核心目的是達到特定目標,無論是戒除壞習慣,還是改善睡眠、減輕焦慮。


簡單概括


換句話說,冥想是讓你主動地進入一種無為的狀態,與自己建立連結;催眠則是透過外在引導,幫助你重新塑造內在思維。


冥想更像是長期修行的工具,幫助你逐步改善身心狀態;而催眠則像是一把精準的鑰匙,用來打開特定的心理門鎖。


我應該怎樣選擇?


舉個例子,如果你想減少壓力,冥想可以讓你逐步提高抗壓力和情緒控制力。


而催眠則能直接引導你找到壓力的根源,並通過特定的暗示來改變你對壓力的反應。


無論是冥想還是催眠,兩者都能有效改善我們的心理狀態,關鍵在於你當下需要的是什麼。


如果你需要更廣泛的自我覺察與靜心,冥想或許是更好的選擇;而當你想解決具體問題時,催眠可能會帶來更快的效果。



 
 
 

Commentaires


Copyright © LOGUE 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